“雕琢生成”:擦亮“缺憾”的特殊视窗

毋庸置疑,突然出现不同情形“生成状况”应是课堂的常态。虽无法预见,也略显生硬,但都是课堂不可或缺的新鲜“意外资源”,是排除干扰,置之不理,低头“推进课前预设”,让课堂目标稳稳实现?是格外珍惜,因势利导,转头“雕琢课中生成”,让未知精彩努力呈现?这样非此即彼的选项自然也是一位教师走向成熟的“必修课程”。成熟教师必然有生成意识和“不管风吹浪打,胜似闲庭信步”的课堂调控能力,让课堂迅速转化成师生同步“雕琢生成”的台,在情趣盎然中将“差错、缺憾、矛盾”等各种“生成难题”整合成得心应手的崭新素材,让课堂活力超越预设,让预设实践实现升华,让“生成环节”悄然蝶变为课堂的最美旅程。

正视并擦亮“缺憾生成”的特殊视窗,因事制宜调整“互动模式”,点燃学生智慧火花,“雕琢生成”让学生品味课堂的别样愉悦。《半截蜡烛》一课中执教者正要进入有感情朗读训练环节。“用一截蜡烛才是聪明的!”课堂被突然出现的争论打断。教师询问原委后,方才意识到自身的失误——“把小金属管藏在一截蜡烛里安全?还是半截蜡烛里更安全?”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探讨话题,可以预设“话题讨论”引导学生深刻触及文中人物内心,预设中没有涉及到的确是一个缺憾。“意外争论”的出现让这一过失有了弥补的可能,他当然不会错过,及时退出预设活动,顺势以此话题为学生推开了一扇“对话视窗”——“这样的争议很有价值,我们不要急于下结论,让我们再读课文,尝试用课文中不同人物的视角再想一想。……”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。过了一会儿,“话题互动”逐渐展开——“一截蜡烛更容易藏好金属管,整根蜡烛燃烧时间长,他们根本不用如此担心。”“一截蜡烛目标太大,比半截更显眼,容易引起敌人怀疑。”……学生在交流中反思、在反思中碰撞、在碰撞中再次捕捉信息,进而不断生成个化的理解,逐步形成自己分析疑难和解决问题的智慧,更让学生体验到了语文学的快乐。

尊重并呵护“节外生成”的学生视角,顺势而为描绘“探究新径”,激活学生探究情趣,让学生领略到课堂的别样景致。一位教师执教《鸟的天堂》,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中描写作者第二次来到“鸟的天堂”相关段落时,一名学生突然质问:“鸟儿通常都是晨出暮归,可这一部分课文描写的恰恰就是早上的大榕树,这时为什么会出现众鸟纷飞的情景呢?”一语惊醒梦中人,学生们纷纷提出自己的支持意见。面对此情此景,这位教师没有手足无措,及时抓住并巧妙利用这一“生成视角”,及时放弃刚刚还在坚持的预设教学,顺势刻画出阅读探究的“新路径”——对这位质疑同学的赞美毫不吝惜,“在阅读中能够积极思维,敢于质疑,并可以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,这位同学的表现太棒了,值得点赞。”然后,话锋突转,“所有的鸟儿都是晨出暮归吗?”这位教师打开了早已准备好的视频课件,“这是一段介绍鸟儿的视频资料,可以帮助到大家。”资料介绍的是广东新会市天马河里一棵榕树上栖息着数万只小鸟,尤以白鹭和灰鹭最多,白鹭朝出晚归,灰鹭暮出晨归,一早一晚相互交替,形成了“独木成林、百鸟出巢、百鸟归巢”的自然奇观。在“雕琢生成”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感受自主思维的价值,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,又激发了热爱自然、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。

珍视并用好“意外生成”的特殊契机,因势利导刻画“拓展轨迹”,唤醒学生创新热情,让学生体验到课堂的别样精彩。一位教师执教《听听,秋的声音》,为帮助学生可以从不同声音里感受到秋天的美好,专门出示了精心制作的课件,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拓展。此时“意外声音”突然出现:“老师,秋天色彩斑斓,我们为什么不说一说秋的颜色呢?”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点燃,纷纷举手要说一说自己喜欢的秋天颜色。学生虽然年龄小,但也有自我观察视角,课堂教学必须尊重和契合这些极富学生自我体验的新看法、新想法。这位教师放弃预设好的教学思路,巧妙地将生成与预设融合起来——“秋天有哪些颜色,可以和它的声音一样美得让人沉醉其中呢?”课堂安静片刻后,学生们的话匣子就打开了,“秋天的黄色是最美的,秋风吹落树叶,林间小路一片金黄。”“我喜欢秋天的蓝色,秋雨之后天空蓝得那么明亮、那么清澈,白云飘来飘去像在诉说自己的快乐。”……突然出现的“颜色话题”让学生更加全面地领会了秋天的美好,发言中个见解在交流中不断出现,学生们变得格外愉悦,课堂也因此而充满了创新的灵气。

“雕琢生成”才是课堂的最美旅程。执教者在课前下足预设功夫,达到“成竹在胸”,方可在课上自如掌控预设与生成的变化、轻松唤醒学生对“生成教材”的“雕琢兴致”,课堂才会升华为“点石成金”“锦上添花”“柳暗花明”的魅力旅程。

标签: 成熟教师 话题讨论 预设教学 因势利导 生成教材

上一篇:明明跑不过时间 为什么还要和时间赛跑?
下一篇:教育科研让一般人遥不可及 离我们到底有多远?
热门推荐